超高度近视真的会导致完全失明?万万没想到危害宝宝眼睛的隐形杀手竟是它
水汪汪,亮晶晶,眼睛是心灵的窗户,能传递人的喜怒哀乐等各种情感。宝宝从出生后,眼睛生理发育在不断进行,视觉的发育在逐渐完善,需要从小保护视力。现如今,越来越多的孩子从小就戴上厚厚的眼镜,造成学习生活的巨大压力。
近视真的会遗传,
0-6岁宝宝视力是否发育正常?
标准视力
0-6岁是宝宝视力发育的重要阶段,不同年龄段的发展标准也在变化。对此,于刚现场分享了“婴幼儿童视力标准表”:
• 婴儿期:宝宝刚出生,对光线会有反应,但眼睛并没有完全发育,视觉结构、视神经尚未成熟。1个月为光感及眼前手动;3个月为0.02(1米指数,即一米之内能看清楚);8个月的视力为0.1。
• 幼儿期:1岁为0.2 ~0.25;2岁为0.3 ~0.5;3岁为0.6。
• 学龄前期:4岁为0.8;5~6岁儿童的视力接近成人的正常视觉1.0。

于刚老师表示,三岁前的视力发育很关键,是治疗近视的最佳时期。由于近距离用眼时间过长,引起调节紧张,造成睫状体过度痉挛,容易导致假性近视。于刚表示,儿童假性近视坚决不能配近视眼镜,只要通过适当地休息和用些药物就能缓解。
视力发育的杀手,万万想不到是“它”
噪音、甜食、睡姿是影响宝宝视力发育的三大因素。
• 1.噪音环境:婴幼儿的视觉中枢神经系统还在发育期,容易受外界因素的作用。噪音不仅对听觉有影响,还会造成视力的下降。
• 2.食用甜食:经常吃甜食会使人体处于酸性环境中,眼球浸泡其中,造成眼球壁不坚固。
• 3.睡姿不良:婴儿期是视觉发育最敏感的时期,长期躺着喂奶或固定一个姿势,会造成宝宝窥视固定的灯光,眼压变化会是眼球虚脱,容易形成斜视。

于刚老师提到,开小夜灯睡觉的宝宝比黑暗中睡觉的宝宝近视率要高,,开大灯睡觉的宝宝要比开小夜灯的宝宝近视率要高。专家提出要降低小夜灯的使用频率。
如何科学防治儿童近视?
1.合理控制甜食
宝宝摄入太多甜食会促进眼部巩膜促生长因子的分泌,使得眼轴变长,造成近视。还会导致钙流失,影响身高的发育。建议多食用叶黄素、蓝莓制品、富含矿物质的粗粮、粗纤维等食品。
2.把控电子产品
长时间盯着屏幕玩电子产品,容易视觉疲劳,手机上的贴膜还容易使屏幕的光线发生折射,加重疲劳。久而久之会造成干眼症,严重会形成近视。家长千万不要把电子产品当成电子保姆,注意宝宝玩手机的时间控制,让眼睛肌肉得到充分放松。
• 爱幼Tips:房间的灯光亮度要适中,避免眼睛受到过强过弱的灯光刺激,增加视觉的疲劳感。
3.注意用眼卫生
宝宝看书识字时,要督促每隔20分钟休息片刻,避免眼睛过度疲劳。眼睛和书本应保持一定距离,保持正确的坐姿,即“三个一原则”:眼睛与书本一尺;手与笔尖一寸;胸脯与桌子一拳。
4.适量户外运动
带宝宝多些时间在户外运动,走进大自然,亲近绿树、大山和远处。光线会刺激眼球释放多巴胺的物质,不仅可以开阔视野,缓解眼睛疲劳,还可以促进钙质和各种维生素的吸收,增强体质。注意户外运动的时候要避免阳光直射宝宝眼睛造成伤害。

5.定期视力筛查
通过定期视力检查和屈光筛查,了解儿童视力发育程度,筛查出视力不良及屈光不正的情况。早些发现弱势、斜视和其他眼发育异常,早期干预,消除不利于眼睛发育的环境因素。
爱幼科学说




节目剧照
希望每个宝宝都有一双清澈如水般的眼睛,
科学保护视力从小做起!
下一篇: 电子屏幕依赖对于儿童眼睛的影响